沉降平衡(Sedimentation
Equilibrium,简称SE)是AUC的一个关键方法,它用于测定蛋白质、核酸以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。以下是沉降平衡实验的原理介绍:在实验过程中,如果使用较低的转速,即施加在样品上的离心力场不足以使得样品完全沉降至样品池底部,样品在沉降及扩散的共同作用下,经过一段时间后,会在样品池中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浓度逐渐增加,最终达到分布平衡。在整个过程中,不会像沉降速度实验中形成明显的沉降界面。在沉降平衡实验中,通常间隔30~60min检测浓度的分布,如果浓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,则体系已经达到平衡。当达到平衡时,具有均一分子量的样品浓度在样品池中呈指数分布。达到沉降平衡所需的实验时间较长,一般需以天计,与样品溶液高度的平方成正比,并与约化的有效分子量(reduced
molecular weight)σ=Mω21-υρRT和扩散系数有关。在实际操作中,可以通过在实验开始时施加比最终转速大的转速,然后再降低转速的方法,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。由于在沉降平衡时,粒子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,因此粒子的形状不会影响浓度分布。
沉降平衡原理示意图
除了分子量测定之外,沉降平衡实验可用于研究大分子与大分子、大分子和小分子配体或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。当达到沉降平衡时,体系中的粒子浓度从液面处到样品池底部呈递增趋势,因此可以与鉴别浓度相关的相互作用。通过沉降平衡实验,可以获得复合物及参与复合的物质的分子量、结合数、结合常数等参数。沉降平衡适用于研究平衡解离常数(equilibrium dissociation
constant, KD)在1nM - 10mM范围内的相互作用。沉降平衡实验还可以利用密度梯度实验(Density
Gradients)来测定粒子的密度(ρ)和偏比容(υ
)等。